返回上一页

【包头日报】让科技成果在稀土之都绽放“结果”

发布时间:2019-06-25 来源:包头日报 作者:张海芳 【字体: 点击:182

科研人员检查稀土釉陶瓷产品的烧制情况


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创新产业园展品


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自2015年5月12日挂牌成立以来,以我市稀土产业转型升级实际需求为支点,瞄准国内外稀土行业发展战略前沿,依托中科院技术、人才优势和我市产业基础,围绕孵化企业、转化技术、企业创新、研发项目等重点任务,抓住创新驱动发展“牛鼻子”,突破创新领域体制机制束缚,加快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逐步探索出一条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新路子,让科技成果在稀土之都尽情绽放“结果”。

全面布局 全新尝试

运行机制扁平化。中心实行理事会领导、专家咨询的主任负责制,14位政产研理事会成员把关规则制定和重大决策,13位稀土行业专家为项目提供专业化咨询服务,主任负责日常运营管理,实现了扁平化运行管理。建立了“三不要二要”的特色运行模式,即不要行政级别、不要事业编制、不要研发大楼,要把文章写在大地上、要把成果留给企业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程,使责任人轻装上阵,有的放矢,将科研成果、研发中心、中试基地直接落户企业,把科学家与企业家紧紧连在一起。

成果落地精准化。秉承“科技牵引产业走、产业助推科技行”的理念,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紧密联合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研究,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确保科技创新成果与企业实际需求精准对接。实施“高科技成果跟踪计划”,重点跟踪中科院部分研究所的科技创新成果,及时组织专家评审,对具有重大产业前景、符合我市产业发展需求的成果,在实验室阶段先行立项,打通把“文章”变成“产品”的关键环节,前移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目前,已跟踪“稀土化学位移试剂和稀土催化剂的开发研究”“纳米纤维素中试及产业化应用研究”等4项高科技成果。

团队组建灵活化。打通人才流动、创新机制障碍,让科研人员在科研机构、企业之间互相流动,让人才在创新成果运用中有份额、有股权,成为“科技富翁”。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引进人才,根据地方产业需求,柔性引进高端人才,组建创新研发团队,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制定出台《组建研发团队管理办法》,以具有重大产业前景的科技项目为核心,通过聘请核心科学家、骨干科技人员和固定技术人员的方式组建研发团队。目前,“绿色环保稀土着色剂研发团队”已正式组建。

服务企业定制化。实施企业青年科技创新“1+1”行动计划,根据生产实践中发现、总结的技术难点,选拔企业优秀青年技术人员与相关专家形成组合进行长期联合攻关,一方面为青年技术人员提供接受中科院系统科研培训的机会,另一方面使专家在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突破自我,目前,已建立“长安永磁+中科院电化所”“金山磁材+中科院力学所”等4对“1+1”组合。与稀土高新区科技主管部门共同创办“科技企业互动驿站”院地合作交流平台,由科技主管部门分领域征集企业技术需求,中心组织专家与企业进行“点对点”对接,实现企业家与科学家互动。

科技创新专业化。以“服务企业家、服务科学家、服务地方政府”为目标,通过接入全球600余种权威中外文数据库,向本地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提供免费的自助检索服务。为企业完成“永磁电机”“脱硫脱硝催化剂”“稀土萃取剂”“镁冶炼”“3D注塑打印技术”等多项专题情报分析;协助科学家完成国内、国际查新报告30余篇,专题检索21项,引证检索6项;与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合作,共同发布多期《稀土产业发展战略报告》《稀土产业情报分析》及全产业的《产业技术情报》。

核心突破 引领创新

突破了一批核心技术。建成世界首条稀土硫化物着色剂连续化隧道窑生产线,首批产品成功下线,为替代传统颜料提供技术支撑,为我国特别是我市高丰度轻稀土(La、Ce)大规模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与包钢集团合作,通过大量研究和试验,开发出亚微米尺寸夹杂物的稀土钢制备技术,突破了稀土在钢中进行规模化工业应用的技术瓶颈。纳米超光滑铈基抛光液可控制备技术与产业化取得重大突破,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共建了一批研发中心。先后与企业联合共建5个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稀土永磁材料研发中心获得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2000万元经费支持,科学家团队成员已常态化入驻企业开展工作,力争使我市稀土永磁产品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向我国一线行列迈进,培养3—5个永磁材料高端创新团队。稀土永磁电机技术研发中心正在增资扩股3000万元,建设年产5万台机器人用伺服电机生产线。绿色防护技术研发中心正在建立百吨级中试生产线,填补包头磁材绿色表面防护空白。

孵化了一批科技企业。科技企业是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龙头,目前,我市稀土企业缺乏引领性的科技企业,稀土材料应用领域尤其需要不断涌现科技企业。科技企业不可能一蹴而就,不仅需要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更需要不断积累。截至目前,中心已累计吸引孵化“中科”字号的科技企业10家,累计注册资金近3亿元,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余万元,利税100余万元。

转化了一批科技成果。中心始终把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作为一项核心工作,紧抓稀土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聚焦稀土产业上中下游产业,不断拉长产业链条。推动“烧结钕铁硼绿色表面防护工艺及装备产业化开发”“稀土农用光源在设施农业大棚中应用示范线建设”“稀土熔盐电解数字化智能工厂建设”等13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推进稀土产业从“挖土卖土”转向“点土成金”。

协同合力 脚踏实地

政府重视是基础。自治区、包头市、稀土高新区高度重视中心的建设发展,把推动中心快速发展作为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抓手。两年多来,自治区科技厅支持5000万元科技专项经费,包头市、稀土高新区支持5000万元科技专项经费,稀土高新区免费提供占地120亩,含中试厂房27000平方米、研发用房10000平方米、生活辅助用房2000平方米,为中心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院所支持是保障。“闭门造车只能步入死胡同”,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这一强大引擎。中心成立以来,得到了中科院各级领导和多个科研院所科学家的悉心指导和鼎力支持。研究力量和科研布局以稀土产业需求为导向,避免“自娱自乐”的局面,中心认真分析企业需求,组织现有的稀土研究力量,凝聚分散的稀土研究力量,真正解决稀土产业发展的难题。

企业需求是动力。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中心挂牌成立时恰逢我市被国家工信部列为国家稀土产业转型升级试点城市,我市的稀土产业经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20年来,形成了初步完整的稀土产业体系。但是,随着不断深入企业调研走访,我市的大多数稀土企业仍面临着提档升级、转型发展的局面,企业科技创新需求非常旺盛,这些科技需求为中心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脚踏实地是关键。唯有谋事脚踏实地,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才能抓好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筹备阶段,中科院北京分院联合自治区科技厅、市政府和包钢集团开展科技资源调研工作,历时近半年,足迹遍及中科院5家分院近20个研究机构。创立伊始,立即启动了面向自治区稀土行业的专项调研,真正抓住了稀土行业突破瓶颈的核心问题。组建运行以来,中心先后调研企业100余家,走访研究所30多个,倾力谋划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取得了明显成效。

筑巢引凤是优势。为了吸引“金凤凰”,中心为优秀企业家提供了全面的服务。中心提出一个口号:我们要“做服务,做服务做到科学家不好意思”,凸显了中心求贤若渴,重视人才,重视科技创新的态度。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中心制定了《科技成果信息采集与奖励办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管理办法 (暂行)》等一系列激励政策,让科学家分享科技创新红利。


(原载于《包头日报》2019-06-25 05版)